
2025/9/21
電子報告別演算法焦慮:Substack 全方位指南,助你奪回讀者主導權
你是否也厭倦了在社群平台看演算法臉色?今天用心寫的長文乏人問津,明天隨手的廢文卻意外爆紅。這種無法掌握內容命運的「演算法焦慮」,讓許多創作者深感無力,彷彿只是在別人的土地上,蓋一間隨時會被拆除的漂亮房子。
如果你渴望一種更穩定、更直接、能與讀者建立深刻連結的方式,那麼答案可能就是 電子報 (Newsletter) 。而 Substack,正是當前最受矚目的平台,它讓你零成本、零技術門檻,就能輕鬆打造屬於自己的內容帝國,拿回與讀者直接對話的權利。
本文將帶你全方位解析 Substack,從核心優勢、平台比較,到手把手的四步驟教學,讓你徹底告別寄人籬下的創作困境。
所以,Substack 到底是什麼神兵利器?先別把它想得太複雜。
與其說它是一個「工具」,不如說它幫你開了一間「數位柑仔店」。一間專屬於你,能讓你跟老顧客(讀者)搏感情,還能順便賣點東西(付費內容)的溫馨小店。
第一大好處:你的聲音,能「掛號直送」到讀者耳邊想像一下,在吵雜的菜市場(社群平台)大聲叫賣,跟寫一封親筆信,塞進對方家裡的信箱。
哪個更有溫度、更不容易被忽略?
答案很明顯。
Substack 做的就是後者。你的每一篇文章,都會變成一封 Email,直接寄達訂閱者的收件匣。不再需要祈禱演算法高抬貴手。
你的內容,值得一個 VIP 通道,而不是在演算法的車流裡塞車。
第二大好處:讓你像個作家,而非網站工程師 🚀想自己搞個網站?很棒,但你得先學會跟這些東西打交道:WordPress、主機、SSL 憑證、金流串接、還有那該死的 SMTP 寄信設定…
光是名詞就讓人頭痛,對吧?
Substack 幾乎是「零技術門檻」。你只需要專注一件事:寫。其他複雜的鳥事,它全包了。
第三大好處:你終於「擁有」你的讀者這點是重中之重。
你在臉書有 1 萬個粉絲,那些粉絲其實是祖克柏的用戶。你在 Medium 有 1 萬個追蹤者,那些名單你永遠帶不走。
但在 Substack,那份訂閱 Email 名單,是 100% 屬於你的【數位資產】。哪天你想換平台,或自己架站,一鍵匯出,讀者全部跟著你走。
這不是租房,這是買房。產權,在你手上。
第四大好處:寫作與麵包,可以兼得 🌟Substack 內建了超簡單的【付費訂閱】機制。
當你覺得內容夠深、夠有價值時,可以設定部分文章僅供付費讀者閱讀。讀者點幾下就能完成付款,而你,也終於能靠著自己的才華,賺到一杯(或很多杯)應得的咖啡錢。
市場三國殺:Substack、Medium、WordPress 怎麼選?光說 Substack 好,好像有點偏心。我們來場老實的比較,看看其他競爭對手。
《Medium》:精美樣品屋,但你沒有鑰匙優點: 它就像個高級的文學社區,自帶流量,SEO 體質也不錯。文章發上去,很容易被「路過」的讀者看到。缺點: 致命傷前面提過了,讀者名單不屬於你。而且,它的付費牆機制對中文創作者極度不友善,基本上很難變現。
適合: 想單純找個地方寫字、不在乎長期經營、對品牌沒野心的人。
《WordPress》:自蓋豪華別墅,前提是你是建築師優點: 自由度 100%!你想怎麼設計、加什麼功能,通通可以。完全掌控自己的網站王國。缺點: 你得自己處理所有事。主機費、外掛費、維護更新… 這是一條需要投入大量時間、金錢與技術的「硬核」路徑。
適合: 有技術底子、有明確商業模式、想打造高度客製化品牌的團隊或公司。
《Mailchimp》等傳統工具:殺雞用牛刀優點: 功能強大到爆炸。A/B 測試、自動化流程… 它是為「行銷人員」設計的。缺點: 對單純的「內容創作者」來說,太複雜也太貴了。而且它的編輯器體驗,說實話,並不利於長文寫作。
適合: 電商、企業,主要目標是「賣產品」,而不是「經營內容社群」。
好了,理論課結束!動手玩玩看 (超簡單四步驟)說了這麼多,不如親自試試。相信我,從零到發出第一封信,你可能連一杯咖啡都還沒喝完。
註冊帳號,建立你的刊物
前往 Substack 官網,用你的 Email 註冊。
幫你的電子報取個響亮的名字、寫段吸引人的簡介、上傳一張好看的封面圖。搞定。
寫下你的第一篇文章
它的編輯器乾淨得像一張白紙,支援所有你需要的:文字、圖片、影片、甚至 Podcast。
就寫吧!寫任何你想分享的事。
一鍵發佈,直送世界
寫完後,按下 「Publish」。
它會問你要不要同時寄送 Email 給所有訂閱者。當然要!
開始宣傳,讓大家找到你
把你的 Substack 連結,貼到你的臉書、IG、部落格…任何你出沒的地方。
溫柔地邀請你的朋友與讀者:「嘿,我辦了個私密的電子報,想跟你說些更深入的心裡話,要來訂閱嗎?」
新手攻略:如何讓部落格與 Substack 變成「黃金拍檔」?「我已經有部落格了,還需要 Substack 嗎?」問得好。答案是:太需要了!它們不是競爭,是互補。
定位要不同,創造 1+1 > 2 的效果部落格 ⇨ 你的【長期知識庫】放那些搜尋引擎會喜歡的深度長文、教學文 (就像你正在讀的這篇)。目標是 attracting 「陌生流量」。
Substack ⇨ 你的【私密讀書會】分享即時的觀點、幕後故事、資源清單、或是對部落格文章的補充說明。目標是服務「鐵桿粉絲」。
具體可以這樣玩:
交叉推廣: 在部落格最顯眼的地方,放上一個大大的「訂閱我的電子報」按鈕。告訴讀者,訂閱了可以看到「文章裡沒說的秘密」。
內容再利用: 一篇 5000 字的部落格長文,可以拆成 3-4 封電子報。每一封深入探討其中一個小觀點,保持穩定的內容產出。
來談錢:啟動這個計畫,到底要花多少?這大概是 Substack 最迷人的地方。
啟動成本 = $0
是的,你沒看錯。只要你不開啟付費訂閱功能,無論你有 10 個訂閱者,還是 10 萬個,發送免費電子報,Substack 不跟你收一毛錢。
那 Substack 賺什麼?當你決定開啟【付費訂閱】,而且真的有讀者付錢時,他們才會開始抽成。
Substack 平台抽 10%
金流服務商 Stripe 抽約 3%
思考一下這個模式:這代表 Substack 只有在你成功賺到錢的時候,它才能賺到錢。你們的利益是綁在一起的。
這是一個零成本、零風險,只在你成功後才需要分潤的完美創業模式。
你可能還有這些小疑問 (FAQ)Q1:我現在一個讀者都沒有,可以開始嗎?當然!所有人都是從零開始的。先邀請你身邊的 5 個朋友訂閱,為他們寫作。然後慢慢來。累積,比一鳴驚人更重要。
Q2:內容一定要很嚴肅、很厲害嗎?完全不用。你可以分享你的學習筆記、電影心得、甚至是最近的育兒崩潰日記。真實,遠比完美更吸引人。
Q3:我可以把訂閱者名單帶走嗎?隨時可以!在後台點一下,所有訂閱者的 Email 列表就能完整匯出。你是這些資料的唯一主人。
Q4:我好怕沒東西寫,會不會很難維持?先不要想著「每天更新」。
建議: 從「每週一次」或「每兩週一次」開始。固定一個時間,例如每個週五早上,把它當成一個給自己的儀式。習慣,是堅持下去最好的燃料。
結語:別再等了,你的第一個忠實讀者正在等你如果你渴望一種更純粹、更直接、更能建立長期信任的內容創作方式,電子報絕對是當下最好的答案。
而 Substack,就是那把讓你零成本、零門檻打開這扇大門的鑰匙。
我給你的唯一建議:
立刻去註冊一個帳號。別想著要寫出驚世巨作。就寫一封簡單的信,告訴大家「嗨,這是我,這是我的新家」,然後勇敢地按下「寄送」。
你的創作帝國,就從這一封信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