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wen-Image-Edit 入門教學:不用安裝也能輕鬆玩轉 AI 圖像編輯
最近想試試 AI 幫忙「改造圖片」嗎?其實不用馬上安裝複雜的 ComfyUI,你就能直接線上玩 Qwen-Image-Edit!這篇文章我會帶你從零開始,手把手教學,還會附上幾個實用的提示詞範例,讓你第一次體驗就能有驚喜成果。
🚀 方法一:線上快速測試 (Hugging Face Space)
如果你只是想先「試試水溫」,直接用 Hugging Face Space 就好。
👉 點我進入 Qwen-Image-Edit-Fast
或是 Qwen-Image-Edit
操作方式超簡單:
- 上傳一張圖片(例如你的房間、街景照、咖啡館照片)。
- 在輸入框打上「想要的效果」的提示詞。
- 等待 AI 幾秒,就能看到改造後的版本。
🎨 新手提示詞範例
🏠 範例 1:房間改造(室內設計)
原圖: 一間空房間,只有白牆和窗戶。
提示詞(重寫版):
1 | 將這間房間設計成現代客廳,放置藍色布沙發、黑色大型書櫃、一台復古電玩機台、綠色水晶吊燈與白色木質茶几,地上鋪可愛熊熊地毯,角落擺上典雅植栽。保持原本的房間格局與窗戶結構。 |
效果: 房間瞬間變身溫馨又帶點 retro 遊戲風格的客廳!
🖼️ 範例 2:名畫變現實(創意應用)
原圖: 梵谷《星空》。
提示詞:
1 | 將這幅畫轉換成真實的夜景照片,保持旋渦狀星空,加入一個現代小鎮街道與路燈。 |
效果: AI 會把畫作轉化為「帶梵谷氛圍的現實夜景照片」,很適合做藝術再創作。
🐶 範例 3:寵物插畫化(趣味玩法)
原圖: 你的寵物照片。
提示詞:
1 | 把這隻狗狗轉換為可愛的卡通插畫風格,保持原本姿勢與表情,加上彩色氣球和草地背景。 |
效果: 真狗秒變「卡通主角」,適合拿來做桌布或貼圖。
⚙️ 方法二:如何進階學習 ComfyUI?
如果你覺得 Hugging Face Space 太簡單,想要更靈活的控制,那就推薦安裝 ComfyUI。ComfyUI 的玩法就像「樂高積木」:把節點 (nodes) 組起來,形成工作流 (workflow),你可以決定圖片編輯的每一步。
好消息是:Qwen 團隊已經提供了中文官方教學,不用怕卡關。
👉 ComfyUI × Qwen-Image-Edit 中文教程
學習順序建議:
- 從官方標準工作流開始,熟悉節點和參數。
- 嘗試調整提示詞與控制強度。
- 慢慢加入「遮罩 (mask)」功能,做局部編輯。
🔑 新手提示詞模板是什麼?
為了讓你更快上手,這裡提供一個提示詞框架,方便你自由替換:【空間/主題】 + 【主要物件+材質/顏色】 + 【裝飾元素】 + 【燈光/氛圍】 + 【保持原始結構/特徵】
範例應用:
1 | 把這間房間改成【北歐風書房】,加入【淺木色書桌、灰色布椅】,擺上【盆栽與簡約掛畫】,營造【自然採光氛圍】,保持【原有窗戶與牆壁】。 |
1 | 將這張街景轉換成【未來科幻城市】,添加【霓虹廣告牌、透明電車、懸浮摩托車】,整體呈現【夜晚藍紫色光線】,保持【原有道路結構】。 |
❓ 常見問答 (FAQ)
Q1:生成出來的圖片不符合我想像怎麼辦?
試著拆解提示詞,分段描述。例如「藍色沙發」和「黑色書櫃」分開寫,而不是一次塞進很長的句子。
Q2:圖片解析度太低怎麼辦?
可以搭配上傳到超解析工具 (upscaler),或在 ComfyUI 裡串接提升解析度的節點。
Q3:能不能只改圖片的特定部分?
可以!需要使用「遮罩 (mask)」功能,選定要改動的區域,其他部分保持不變。
Q4:英文還是中文提示詞比較好?
中英文都可以,但建議複雜場景用英文,效果會更穩定。
💡 實用的應用技巧
- 加上「保持原有結構」
例如:「保持原本的房間格局與窗戶結構」,可以避免 AI 亂改房間或街景的基本框架。 - 物件分組寫
把「沙發、書櫃、燈具」各自列出,比一次堆疊形容詞更準確。 - 氛圍控制
在提示詞尾端加上「溫暖氛圍」、「未來感光線」、「白天自然光」,能快速影響整體畫面風格。 - 多次嘗試
同一張圖多丟幾次,結果可能會差很多。新手建議至少生成 3–5 張比對。
🎯 總結回顧
- 新手快速試玩 ➝ 直接用 Hugging Face Space。
- 想要更進階 ➝ 學習 ComfyUI 的工作流。
- 關鍵秘訣 ➝ 提示詞要具體、分組描述,最後補一句「保持原有結構」。
AI 圖像編輯的樂趣就在於「同一張圖片能改造成百種風格」。建議新手先用 Space 玩幾次,等覺得有趣,再進一步挑戰 ComfyUI!